演讲比赛、基本功大赛、优质课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赛事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也有助于教师夯实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习惯于将比赛活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
组织赛事是为教师搭建比武的擂台、发展的平台,把赛场当作演练场,在赛场上磨炼、在擂台上过招,教师的基本功得到夯实,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不少新教师脱颖而出,从普通走向优秀乃至成名成家。或许就是基于种种利好,有些区域和学校产生了路径依赖,将教师基本功训练、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简单化、模式化,用赛事取而代之。
赛事的参与性、实践性、体验感一般比较强,比单纯的培训学习、教研活动更具有吸引力,也能够帮助教师驶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如果学校每个处室每学期组织一项赛事活动,很可能月月有赛事。比如,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工演讲比赛”,政教处组织“班主任技能赛”“教室文化建设评比”,教务处组织的赛事更多,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比、基本功大赛等。如此一来,赛事不仅多,而且有的持续时间长,比如优质课竞赛,从而导致教师被赛事缠身。而除了参赛,教师还要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常常才下讲台又上擂台,甚至人在讲台心在擂台,忙得不可开交。问鼎娱乐网址
不少人认为,参加赛事活动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参与的过程、学习的经历最有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比赛结果一般纳入年度考核,关乎评优评先资格、绩效工资等。因此,教师既不能消极比赛,更不能拒绝参赛,否则很可能名利双损。为了赛出成绩、获得好名次,参赛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不能说丝毫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和休息。
赛事一个接一个,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分散了教师的精力,结果却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标难以达成。无奈的是,教师有怨言不能说,否则就会被贴上“不思进取”的标签,成为“后进教师”。
除了参加各项赛事,一部分教师还要组织各类学生赛事,指导学生参赛。与教师相比,学生的赛事更多、更频繁,书写比赛、手抄报评比、演讲比赛,仅演讲比赛就有不同主题、不同赛事。由于学生的比赛结果与指导教师年度考核挂钩,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参赛成绩就是教师的业绩,学生的赛事就是教师的赛事,有的教师常常这边走下自己的赛场,马上又走上学生的赛场。
对教师专业成长而言,站上擂台和站稳讲台都很重要。上擂台让教师更好地站稳讲台,站稳讲台也能让教师在擂台上有更好的表现。只是我们需要精选赛事,让那些背离设立初衷的赛事退出舞台,从而真正发挥其以赛代训、以赛代学、以赛代研的功能,既给教师足够多的平台,又让教师可以从容完成本职工作,使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同时从容上擂台。
央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记者 庞婷)1月8日,记者从北京市门头沟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门头沟区将重点发展自行车与路跑运动项目,打造“北
辞旧迎新之际,记者从石家庄市篮球协会获悉,2025年石家庄市全民篮球赛事计划基本确定。2025年,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比赛,将使城市的篮球热情迭起,比赛
体育赛事是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发挥品牌赛事的引领作用对于推动上海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新一轮“上海赛事”品牌认定完